EN
“中华字库工程·宋元印本文献用字搜集与整理”项目启动会议举行

2011年10月21日,“中华字库工程·宋元印本文献用字搜集与整理”项目启动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副校长谢维和、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副处长武远明、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冯宝志以及来自新闻出版总署重大办、中华字库工程总体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图书馆、中华书局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就项目的重要意义、项目研发方案、项目管控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项目负责人刘石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华字库工程的意义,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联合中华书局申报字库工程分项目“宋元印本文献用字搜集与整理”的有关情况,并对项目的主要任务及目标进行了阐述。

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教授表达了对项目的殷切期许,并作了原则指导。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冯宝志编审介绍了在出版界久负盛名的中华书局的有关情况,并表示出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本项目的决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蔷、中华书局编辑赵伏分别就近期已开展必将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了主题汇报。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在讲话中代表学校祝贺项目组成功中标,感谢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字库总体组对项目组的信任。他指出,中华字库工程是对中国各族文字所作的前所未有的全面整理,文字整理的质与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和丰富性。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为国家、社会和学术作大贡献,清华大学理应为这样的国家级重大工程作出贡献。他指出,清华大学素来重视基础文科的重要意义,期望这样的大项目能够带动学校基础文科尤其是中文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组的研发工作,也希望项目组要有高期许和高立意,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凝结成“历史的永恒”,为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建设服务。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副处长武远明、中华字库工程管理部负责人申作宏分别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华字库总体组就项目研发、项目管控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背景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华字库”,是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是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特别强调的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

“中华字库”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在文献学和文字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通过专门研制的数字化工作平台上,穷尽式地收集所有古今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并在专业、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指导下,建立中国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

“中华字库”工程,是引领中华文化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先导性、奠基性工程,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完成后的“中华字库”,将全面打通我国各民族文字信息化的发展瓶颈,最大程度地满足中华各民族各类古今文字数字化传输、检索和处理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监管的用字需求,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国各族文字处理国际化、标准化的必要平台,将使中国在各类中国文字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使中华文明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