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3月19日
地点:新水307
主讲人: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亚洲语言文学系主任及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孙朝奋
题目:名词性标记“的”字隐现问题
孙朝奋老师的讲座的主题是名词性标记“的”字隐现问题。
这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受到关注最多的研究主题。孙先生指出学界研究的学术性和局限性,并一反学术对“的”的研究思路,提出自己另辟蹊径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他构建了汉语的名词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讨论“的”字的隐现。他将汉语名词划分为:“词-似词词-似语词-短语”。词表示类别和概念,似词词则表示像一个概念,似语词表示不像一个概念,短语是大于一个概念。基于此,讨论“的”在这些名词前隐现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如“的”在名词或短语中出现时,功能则表示限制集的子集或个体。
最后,他总结“的”的隐现因素与名词的唯一性、名词的概念、名词限制集的子集和个体和搭配有关。孙先生以一条简单的规则将汉语语法中复杂的语法现象研究解释比较合理。由此,提出汉语语法研究不是将问题复杂化而是尽量用简单有效的规则内解释复杂现象。
讲座给大家最大的启发是,这是一个学界关注讨论最热烈的问题,孙老师从身边的语言现象开始深挖,如在身边儿子电话所说“我的爸爸”引起的思考,从而引发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