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文房友叙|宋代的山水画

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举办

“宋代的山水画”讲座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2012年5月11日晚,由清华大学中文系“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主办的“文房友叙”第二讲《宋代的山水画》在新斋228房间举行。宋代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李成、范宽、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等名家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将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对后世的山水画乃至国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过程中,主讲人子卿先生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宋代山水画创作的师承脉络、风格特点、历史影响与实践方法,并通过与西方及当代绘画作品的比较,揭示了学习宋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现实意义。讲座结束后,子卿还现场示范,讲解了学习宋画的入门途径和方法技能,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来自校内外的近五十名书法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加了听讲,并与主讲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气氛活跃,反响热烈。

“文房友叙”是由中国书法研修中心不定期举办的讲座活动,其宗旨在于以文会友,品鉴文房四宝的造化神功;文艺双修,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

清华大学“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迎来首场讲座

4月23日下午3点,清华大学“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特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解小青,给爱好书法的同学们做了一场生动的书法讲座。

解教授从最基础的书写姿势谈起,随后从汉字与书法、书法的艺术赏析两个角度展开讲座内容。通过具体的碑帖实例及现场示范,解教授带领同学们依次分析了汉字的笔法、字法(结构)及章法。最后在谈到习书心得时,又重点强调了临摹的方法,注意内容上的繁简搭配等等。

解教授是中国首位书法女博士,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其小楷间杂行草笔意,轻盈潇洒,显示出极高的驾驭锋毫的能力。其讲授也同样轻松活泼,表达深入浅出,语调和煦,不急不缓。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许多疑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大家对习书的兴趣与自信。

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自己获益匪浅,希望这样的讲座以后能多举行。

开幕式下午的书法沙龙

( 人民美术出版社雒三桂编审)

(北师大书法系主任邓宝剑教授)

(中央美院刘涛教授)

清华大学“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成立

2012年4月20日,“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在清华大学成立,该中心将致力于向海外华人、留学生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弘扬中国书法及传统文化,促进书法与文化研究的发展。马来西亚金狮集团董事长钟廷森及夫人陈秋霞为该中心捐赠人民币400万元。

金狮集团是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百盛集团即为其麾下著名品牌。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金狮集团董事长钟廷森夫妇、中国百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周福盛及著名书法家、学者欧阳中石、傅璇琮、秦永龙等30余人出席成立仪式并表祝贺。

【链接】“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在清华揭牌(中国名家新闻网)

清华大学“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成立仪式上各位学者的发言

刘石教授(主持人):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各位来宾:马来西亚金狮集团董事长钟廷森先生,马来西亚百盛基金会主席陈秋霞先生,中国百盛集团法务总监侯丽金女士,马来西亚闲情学堂导师郭温和先生,陈秋霞女士的朋友吴涛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欧阳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叶培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王元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家秦永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邓宝剑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刘涛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朱万曙教授,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篆刻编辑室主任雒三桂编审,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杜鹏飞教授,清华大学文科处副处长仲伟民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罗钢教授。

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我想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次活动的一个背景。

2008年,我去马来西亚做客座教授,在一个书法活动上有幸结识了马来西亚百盛集团主席陈秋霞女士,随后也结识了陈秋霞女士的先生钟廷森先生,后来在和陈秋霞女士的书法交往中也和钟廷森先生熟悉起来,知道钟廷森先生是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的世界知名的大企业金狮集团的董事长,也知道金狮集团是一个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回国后,钟太太也邀请我去马来西亚参加一些活动,她也到清华来访问。我因为在清华大学学报兼职,就和几位同仁说起来,能不能有一个企业家对学报进行捐助,以促进学报更好地发展。于是在钟董和钟太太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就非常成功地设立了“百盛-清华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基金”。2011年4月,作为百年校庆的一个重要活动,成功举行了第一届清华大学学报优秀论文的颁奖活动,反响非常好。我们是迄今为止全国1500多家高校学报中唯一一家受著名企业捐赠额度最大的学报。在颁奖活动上,钟太太代表钟董提出,为了祝贺清华的百年校庆,想再送一笔贺仪。钟太太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书画,所以经过磋商,决定成立“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经过一年的筹办,就有了这次的活动。这就是这个活动的背景。

“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顾名思义是要把书法与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因为钟董和钟太太他们是华人,有这么一个背景,所以初步的想法是在华人、海外华人、清华大学留学生以及所有学生中,弘扬以书法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认为,清华大学作为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应该有这么一个机构,来提升我们的校园文化。这大概就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想法。

今天邀请的各位来宾有一个特点,我想简单地介绍几句。他们既是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在座的欧阳中石先生,书法不用我们介绍了,他也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尤其是书法教育家,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们非常感动。说:“书法教育不是我个人能完成的,所以我愿意用我的力量联合大家一块做好这件事情。”今天欧阳先生以84岁的高龄亲临会场,我想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个想法。秦永龙老师身体并不很好,今天也是欣然参加这个活动。秦永龙老师是北师大书法系的创系系主任,也是启功先生的高足。我们都知道启功先生曾经在1997年的时候捐赠了一笔钱,用他老师的名字命名,叫“励耘奖学奖助金”,当时是30多万美元。做为启功先生的学生,秦永龙教授也捐赠了一百万人民币,设立了“启功先生奖学金”。尊师重教的精神薪火相传,所以令人非常感动。

傅璇琮先生也是各位都非常熟悉的文史学界的臣擘,是我们中文系的教授,他这次也是在非常繁忙的工作当中来参加这次活动,下午他还有一个活动。其他各位都是在书法界以及学术界、教育界、专业出版机构的著名学者,在书法和学术方面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所以今天请各位来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我们的中心今后做哪些事情,能够走多远,完全依赖于在座的各位。清华大学也有一些力量,而且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力量,在座的杜鹏飞教授是一个科学家,是环境学院的教授,但是他不仅书法非常出色,还是一个收藏家,他收藏了清华大学一百年以来除陈寅恪之外所有重要人物的珍贵的墨迹,非常令人嫉妒。

所以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

杨家庆副理事长:

我已不在学校岗位上了,现在在基金会。但在欧阳先生面前,我是小弟弟,我73岁了。上一次钟太太来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捐赠仪式,一起交谈。我非常感动,有一个企业家对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帮助清华大学提升整个的文化修养,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环境,慷慨解囊,帮我们建这样一个中心。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把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统加以传承和发扬。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在历史上也是很辉煌的,中间中断了,后来又恢复,起步比较晚一点。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需要社会各界对我们支持和关怀。我想我们不仅要为清华的师生提供一个好环境,而且对社会,将来也逐渐能够起到作用。大家一起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加以弘扬。我在清华五十六年了,作为一个老清华人,向钟先生、钟太太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还有我刚才跟钟太太讲,今天真是高朋满座,泰斗级的人物都云集在这儿,所以对各位对我们的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谢维和教授:

尊敬的钟先生、钟太太、尊敬的中石先生、傅先生,还有各位,杨校长是我的前辈,他刚才讲得非常好,他自己也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我到清华工作来之前就认识他,对他很尊敬,主持人特别请他讲话,既是代表学校,也是代表很多对这个中心给予很多帮助、支持和关心的人。

跟老先生相比,我也是一个后学,我觉得书法艺术确实很重要,当刘石教授告诉我有这么一件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机缘,清华大学应该有这么一个机构了,所以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投入。

在座的很多位都知道百盛是一个大企业,在大陆已经有五十多家了,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百盛的老总还是一个文化人。昨天晚上我和钟先生、钟太太、百盛的周总吃饭的时候,钟先生还说,除了书法以外,他还在马来西亚推广华文教育,争取更多人在中国文字上做一些促进和发展的工作,这就是让我很敬佩的事情。

记得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听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贵则观其所举,富则察其所好”,喜欢什么,做些什么?喜好书法艺术,慷慨捐赠,支持文化事业,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的境界。昨天吃饭的时候,钟先生还问刘石教授说:“够不够?当然我觉得不光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

从个人来讲是一个机缘,从学校来说是一种机遇,从国家来说可能是一种必然。大家都知道,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提倡大力繁荣文化事业,一所大学,有人说是教学机构,有人说是科研机构,有人说是社会服务机构,这些说得都对,但要我说,还应当是一个文化机构。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靠文化,文化的资源丰富不丰富,对文化的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这也是清华大学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不是一个中文系、人文学院的事,是我们学校,大而言之是国家提倡的一件事。

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从从容容地做事情。路很长,不要急,有学校的参与,有教授的热心,有企业家慷慨的支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一定能做成许多事情。希望这次书法研修班的一些学员在这里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很难忘的收获,我也希望包括我们北师大――我虽然不在北师大读书,我在那儿工作了十年。首师大我也在那儿工作过,还有中央美院、北大、人大、人民美术的各位,还有清华的各位,我代表学校感谢你们。最后也祝钟先生、钟太太,还有金狮集团、百盛的事业越来越发展,你们发展得越大,对我们捐赠得越多(众笑),我就说这些。

刘石教授:刚才谢校长的话讲得非常好,就是大学一定要有一种文化的氛围,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机构有多重功能,其中有一个,就是把它变成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这么一个平台,朋友们聚会、交流、切磋的平台。当然清华有很多这样的平台,我们是平台之一。今天以后,欢迎各位随时光临,我们一定有好的茶叶、咖啡和钟太太专门精心准备的笔墨纸砚伺候。下午还有一些活动,可能部分来宾会参加书法沙龙和书法讲座。首师大书法院教授也是汉字认知中心主任解小青教授,也是欧阳先生的高足,因为她还是他们学校的科研处长,临时接到通知开会,所以她今天上午不能来,下午她的那个讲座一定会来,所以我也很希望在座各位先生能有时间参观我们的中心,各位如果去的话,也许多少会感到有点意外,虽然我们准备的时间很仓促。另外我们在发会议邀请时,也希望各位来宾把他们的著作带一两种来,签赠给中心,这样让以后到我们中心来交流的人都能够去浏览、欣赏。非常巧,前几天饶宗颐先生托人带了一本非常厚重精美的他的书画集给傅璇琮先生,傅先生刚才来到会场时说转赠给我们中心,所以我想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的收藏也会越来越丰富。

钟廷森董事长:

尊敬的谢维和校长、杨家庆教授、刘石教授、各位文化界的书法界的、教育界的前辈们、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金狮集团很荣幸地参与清华大学“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的成立,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开始,希望我们也能参与进来,使它发展壮大,因为我们觉得美国、欧洲的硬实力、软实力都在影响着我们、影响着全世界。但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书法、绘画,各种艺术,如果能介绍到全世界,这就是我们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发扬它,不仅在中国发扬它,还将它传到东南亚的华侨界,甚至传到其他的种族,发扬到全世界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辉煌,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更加友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贡献。现在中国在全世界设立孔子学院,已经开始在做了。我们希望不止让外国人学中国语言,也要把中国的艺术藏品放在里面,如果他喜欢中国的艺术,他对中国就可能会更加友善。

在东南亚国家,在国外,有五千万华侨,很多国家对中国人采取打压的手段,像印尼以前没有教中文的,马来西亚以前是不鼓励不支持的,我们这些华社每年还要花接近八亿人民币来资助六百间小学、六十多间独立中学,还有大学的奖学金。现在好了,因为中国的强盛,很多国家对中文都采取开放的态度,所以像印尼等国都可以公开教中文了。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中国多做一些工作,吸引更多的华人来留学,也吸引更多其他的民族来中国留学,对中国有个了解,这样会提升整个中国的名望,而且让华人跟当地的民族能够更友善地相处在一起。在这方面,我们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也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我们愿意在教育方面做些工作。我们很多商会的会长都重视这一点。

金狮集团在百盛百货之外也做别的,房地产、采矿业、农业、种植业等等。我们最近联系华社的一些理事,大概有40亿人民币,收购一些上市公司,希望每年能够有4亿人民币用来做教育和慈善的工作,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联合华侨解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围堵政策,让人们和平共处。谢谢大家。

欧阳中石教授:

我今天来,第一是祝贺,第二是学习。我是个耳朵有问题的人,大家的声音我听到了,但是内容说的什么我不知道。刚才许多高论呢,我不知道说的什么,这很糟糕!所以我成为一个不懂装懂的表演艺术家了(众笑)。我只好请我们的王院长说两句话。谢谢大家!

王元军教授:

清华大学是我们仰慕已久的大学,因为这里边出了几位重要的大师,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几位国学大师使清华的名声大震。从书法研究的角度来说,陈寅恪、梁启超、王国维都有很精深的论述,虽然是片言只语,但是都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至今仍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今天在各方面的关怀支持下,清华大学中文系成立这么一个文化研修中心,我觉得它的意义很大。不仅仅是活跃校园生活,丰富师生的生活,我觉得它应该具有更大的历史责任感,就是传承清华历史的传统。

书法是一门技艺,但它绝不仅仅是写字的问题,它是一个小东西,但绝对又不是小东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高等学校纷纷设立书法学科时期,在中小学推广书法教育的时期,书法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责任。所以,对于清华大学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的成立,我代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热烈的祝贺!

首都师大的书法学科成立将近三十年了。在欧阳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奔走下,这个学科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有了第一所书法文化博物馆,有了从专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教学体系。我们的招生规模也逐渐地增大。这不是宣传自己,是有一个想法,清华今天也成立这么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书法研修中心,在以后很多场合,我们肯定有机会合作,相信我们这个合作啊,因为我跟刘石也是好朋友,原先是中华书局的同事。钟先生、钟太太也是老朋友了,我到马来西亚去过,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对华人教育付出了很多,我感到由衷的钦佩。我参加过他们的一个公益事业,给他们的小学写了一些作品,表示我的一个态度。清华大学书法文化研修中心有学校领导这样的支持,有社会各界关怀,还有同道的相互呼应,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谢谢!

秦永龙教授:

我一再申明我不讲,欧阳先生,还有傅先生,这么多老先生,这么多的大学者在这儿,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今天来也一个是祝贺,一个是学习。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就是在中国大陆又增加了一个和书法有关的教学研究机构。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这个名称也很有意思,书法与文化,从现在实际情况来看,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做到科学普及。咱们书法也是写字,但写字不一定叫书法,现在在我们的语言基础教育或者社会汉字的书写,知识的普及里头存在一些多年来很奇怪很顽固的现象,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得不到纠正呢?恐怕跟我们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把道理讲清楚有关系。举两个特浅显的例子,一个是,写字都要讲究笔顺吧,现在书法要进入小学课堂,教小学生写字首先得有一个笔顺的问题。国家编出来的一些书,比方说,过去曾经有人编过一个“笔顺字典”,小学课本里都要按照这个“笔顺字典”来规范书写。这个东西里面错误百出,太多了。在座诸位,你们写必须的“必”字,正确笔顺是怎么着的?咱们去看看,从王羲之到启功先生,到欧阳老,他们笔下的笔顺和咱们国家规定的那个笔顺,一点一勾一点一撇一点,是绝对不一样的。就是说,历代文人写这个字的笔顺都没有现在它规定的法定的笔顺。你说它是个很小的事情吧,它牵扯着很大的事情。就是这个笔顺正确与不正确,它的原则应该是什么,没搞清楚。汉字笔顺和什么有关?和书写的顺不顺有关。笔顺笔顺,顾言思义就要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再一个,汉字,别说书法了,就说实用汉字的正确书写也有美学的讲究。点画之间的呼应,使得点画构成字的内部脉络的整体的畅通,它跟笔顺直接相关,所以在书法艺术里头笔顺特有讲究,现在制定的这个是没有根据的。我们这些搞书法教育和研究的,不把一些基本原理搞清楚就投向社会,是个很大的麻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到现在为止,电视台的书法教育也好,社会上各种各样书法班教孩子、教成人写字的也好,写一个“一”字,一开始还在那儿揉疙瘩,这边揉一个疙瘩,到收结那儿去转一圈揉个疙瘩,用启先生当年的话说,这就是个棒骨。现在社会上那些人还那么教呢,还在那儿揉疙瘩。电视台还在整天教育孩子揉疙瘩。这么无理、这么没文化的东西它怎么那么顽固地存在了好几十年呢?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现象,但涉及到我们这些书法教育研究的人的责任,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我的意思是说,今天清华大学成立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对我们国家书法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应当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我衷心地祝贺中心的成立,而且期待着中心成立以后取得丰硕的成果。谢谢诸位!

刘石教授:

谢谢秦永龙教授,秦老师是著名的书法家,很多人可能都看见过秦老师的字,而且你们不想看秦老师的字也很难,因为我们现在都使用电脑,电脑里有各种字体,其中有一种叫“启体”,就是启功先生体,它是北大方正开发的,按照国家字库6763个常用字书写的。这个启体并不是启功先生书写的,但是是经过启功先生认可的,开过发布会的,启功先生到场亲自签字的,它的书写者就是秦永龙教授。

秦永龙教授:

大家别提这个还好,提了我这儿脸红。现在满世界用这字,这字写得实在是不好。等我再略有进步以后,我愿意重新无偿地再为国家再写一套好的。那繁体字还略微看得过去,现在香港电视台开始用这个,那简化字部分,现在大陆在用,实在是太难看。所以您千万别提这个,呵呵。

刘石教授:

它是跟经过机器处理有关系。秦老师本身的字,它是另外一种神采。

秦永龙教授:

当时做的字没有扫描技术,是点阵技术,当时北大方阵的字模是请了一大帮中学生做,我去看过,他们一点都不懂写字,更不懂书法,所以它那个点画的处理、笔势的连贯根本就谈不上,笔画的粗细也不对,所以很糟糕。

刘石教授:

我想是不是也是时候了,产生一种新的“欧体”?是不是请叶培贵教授来书写?

刘涛教授:

刚才听到谢校长、钟先生发言,感到比较兴奋。因为清华是我们仰重的龙头。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记得二十世纪最早关于书法专题的演讲就发生在这块地方,就是梁启超先生,当时在清华学校做一次教职员工的书法会,是最早的一次书法的演讲。上世纪二十年代,演讲很风行。所以到这地方来,我们都知道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这个中心叫“研修”挺有意思的,比到处都叫“研究”要好。因为我觉得书法,现在主要还是传承,我觉得谈创新发展这个说得远了一点。我们都是传承者,互相应该尊重,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不要存能超越古人这个想法。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把书法比较本位地、像秦先生说的那样传下去,能够尽量少点讹误,我觉得这已经是对历史有功了。创新也好,发展也好,那都是有点扯淡。这是我的一点认识,所以我觉得“研修”很好。就是向传统、向古人、向我们伟大的文化,向我们旧的辉煌学习,把它传下去,本身我们就受益,后代也受益,这也是不辜负先辈,这是我最主要的想法。

再我想有个建议,就是校内的学生非常重要,学生和老师这个资源非常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中坚,就是说在本校里面,研修中心对本校产生作用,而不仅仅在对外交流,这是很重要的一面。像钟先生刚才说的,我们要把我们的软实力扩展出去,如果校内活动不热烈,这个根就有点飘。校内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员工也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力量。清华校训是“行胜于言”,这和书法很对得上,书法就是要“行胜于言”,关键是要写,这是第一步。好多学者懂文化的不少,为什么他不能到书法这块来,我觉得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书法的“行”这方面他不知道。所以有时候很感叹,我们做研究的感觉好多和这不搭界,其实这个很重要,可以助长书法文化提升到比较高的台阶。这也是打通书法和学术的关口的很重要的台阶,所以我觉得写、研修、行很重要,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谢谢大家!

刘石教授:钟太太可能把这些话已经听进去了,因这我们之前已经在商量接下来什么样的活动最有意义,对我们校内的学生以及对社会更广大的书法爱好者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益,我们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刘涛教授的这个建议是非常有用的。

陈秋霞主席:

我感觉不但海外的学生,其他大学的学生也要照顾到,尽量做到普及。希望他们肯写肯学,我们就已经很开心了。

谢维和副校长:刘涛先生刚才讲的是我们当校长的一种责任。如果我们清华的学生出去都是一手好字,这了不起啊。现在电脑写作,写得这个手都退化了,包括我自己在内,拿毛笔都抖了。

秦永龙先生:

您当时北师大副校长的时候,学校对中文系的学生提过“三个一”,一手普通话,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

谢维和副校长:

原来我在北师大当副校长,老秦我们都是好朋友。我觉得今天有两个院系领导在这儿,中文系、环境系你们两个系带个头,将来我们首先从中文系、环境系做起,中文系、环境系的学生出去以后,除了其他方面的素质,要有一笔好字,这是我的建议!

杜鹏飞教授:刘石兄一定要我讲几句,于公于私都不好推辞。因为于公这是清华的一件盛事,我在清华学习工作了24年,所以很高兴见到这样一件事情,乐于促成中心成立;于私呢,跟刘石教授认识不算很久,但是一见如故的好朋友,主要还是因为有书法这根线把我们牵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但是要讲清华跟书法,要讲书法与文化,我想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题目。我自己非常非常地感兴趣,但今天在这么多专家、这么多老先生面前,没有必要去班门弄斧。我想我们这个研修中心已经在这里了,这个机构已经成立了,而且我们有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今后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可以切磋琢磨,共同交流、共同提高。我也非常赞同刚才刘涛老师的意见,重在行动,重在我们去推广,重在去传承中国优秀的书法和文化。我就呼应一句,我在清华24年当中,应该说还是见证了,也身体力行了去坚持书写和传承。现在我们环境学院也有一个书法篆刻的小组,里面有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在我做老师的这些年,也经常会有一些同学来跟我探讨,说明我们有基础,清华人文的基础是非常坚实的。这我也不能展开讲了,我想节约点时间。响应号召,先签留一本《百年清华学者书法选》给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这是我选了一百位一百年以来清华学人,包括在清华学习、工作过的,也有人文社科领域、有理工科学家在内的,这一百人的年龄都在一百岁以上。因为是我在去年献给百年校庆的礼物,所以都是在1911年当年或之前出生的,唯一一百年之后的,就是我自己在这(指扉页)写的这两行字(众笑)。

最近我事情也特别多,中午还要赶着出差,我还带了几本,第一本呢我想送给我一直敬仰的欧阳中石先生,因为刚才见欧阳先生的时候,我说您跟8年前没有变化,我这儿有照片为证。8年前拍的照片一直没有机会送给欧阳中石先生,因为我很懒,也不愿意去做很多交流这样的事情,只是一直远远地关注。今天是一个机会,所以将欧阳先生的这张照片和这本书送给先生。

另外三本送给远道而来的朋友。首先送给钟总,谢谢您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再送给钟太太。

陈秋霞主席:

我能不能转送给郭老师,我从九年前开始学习书法,从一个唱歌的人到家庭主妇,现在找到自己的路了。所以要把你的礼品转到郭老师,谢谢他这么多年的教学。

钟廷森董事长:

我想请教各位学者们,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现在日本也写这个书法,可是他们有段时间要去中国化,把全部汉字取消掉,用他们日本发明的那个日体,可是发现有时非中文没有办法表现文意的精华,才又用回来两百到四百个中文字。如果在书法方面跟日本多交流,因为现在日本太过亲美了。如果我们在文化方面多跟他们交流一下,把日本拉回中间,不能拉回亲中,拉回中间比较好。还有韩国也是。因为东北这方面,美国跟他们一起,对中国也是个麻烦。文化这个东西是中国出去的,美国没有什么,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多年。不过它现在是硬实力很强,日本有点怕他。所以现在如果能在文化方面多点交流,把更多的日本人对中国的想法看法转变了,变得更加和善的话,可能对中国长久的发展是有利的。

谢维和副校长:

我呼应一下钟先生,这个提议我非常认可、赞成。我也提一个建议,如果有可能,咱们这个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将来能不能联合在座的各位,各家单位,一块再邀请日本、韩国相应的书法研究机构,开展一次国际的活动?今天我们就根据钟先生的这个提议,临时作为一个动议,供你们商量。

刘石教授:

雒三桂先生是非常有成就的一位书画家,还有北大中文系的漆永祥教授是文献学家,清史、清代文化做得很好,叶培贵教授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创院的院长,邓宝剑教授是非常年轻的书法家,70后的,朱万曙教授是人大文学院戏曲研究专家,刚刚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由于时间的关系,实在是非常抱歉、非常遗憾,没有办法请各位一一发表高论,希望以后再有机会。

(钱得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