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系举办小型学术沙龙讨论鲁迅《希望》

中文系举办小型学术沙龙讨论鲁迅《希望》

3月19日下午,中文系邀请到了东京大学的代田智明老师和社科院文学所的赵京华老师,与本系师生一起,在新斋304教室,围绕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希望》,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沙龙式讨论。

这次讨论由中文系的研究生同学全程组织与主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由代田智明老师报告他对鲁迅《希望》的最新研究成果。代田老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日本中国学研究,尤其是鲁迅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学者。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他将《希望》分为八个部分,结合他对竹内好、大江健三郎等学人、作家对《野草》中所体现出的鲁迅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思想特征认识的考察,对其做了逐字、逐句、诸段的细读。他认为,在这篇短短的散文诗中,包含着鲁迅在1925年年初精神世界里一些充满悖论性的要素,尤其是其中谈到的“绝望/希望”、“青春/迟暮”、“肉搏(薄)/虚妄”等概念范畴,充分体现了鲁迅在这一特定时期里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回顾和对于自我前路的认识。深具启发性的是,他的“细读”,并不局限于单篇文章,而是将这些概念、句子(比如文中涉及到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都放回到《鲁迅全集》中进行考察,在进入研究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统计学分析。

日本学者的这种精深细密的研究方法,给在座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激发。在本次讨论进入第二个环节(集体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沿着代田老师所提示的线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一般的讲座不同,在本次沙龙式讨论中,听众与讲演者的互动环节,并不是时间短暂的问答,而是占了讨论一半以上时间,形成了相互辩难的学术讨论。

几位中文系的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思路。张欢同学认为,代田老师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了鲁迅研究中去意识形态化所带来的阐释丰富性。在将鲁迅还原为个体的前提下,鲁迅的一些经典文本,仍旧可以读出不同的内容。陈越同学结合自己对“新批评”的认识,指出这种细读文本的做法,在学术界已经大量积累鲁研成果的背景下,可能是目前对鲁迅文本阅读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只有以对文本这种详细耙梳为起点,文学研究方才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活力。周展安同学在他的博士论文里也对《希望》进行了专节讨论。他通过对鲁迅“现在主义”世界观的认识,谈了自己和代田老师引起共鸣的地方,也谈了自己对文中“平安”、“寂寞”和“心”的看法。张芬同学的研究课题是鲁迅的《故事新编》。她认为,《希望》和鲁迅的其他文本,比如说《两地书》、《自序》等,构成了紧密的互文关系。同时,她对《希望》中涉及到的“空虚中的暗夜”和“青年们很平安”这样的语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导致鲁迅彼时“放下了希望之盾”的主要原因。任勇胜同学认为这种细读的研究方法对他启发很大。他推测,肉薄一词可能是来自日语,显示了鲁迅文法上的日本因素的影响。尹捷同学认为,作为一个抒情性的文本,《希望》体现了鲁迅在1920年代中段的颓唐情绪,单纯从文本内容看,不能得出这是一篇带有“亮色”的文本的结论。它是“给读者带来重压之感”的文本,整体基调是黑暗的和低沉的,没必要对其做过度阐释。

国内著名的思想史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赵京华老师是这次讨论会的特邀嘉宾。他通过对《希望》中“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的分析,指出鲁迅在这里与其说是表达了一种“反抗绝望”的消极意识,不如说,他在表达一种于绝望中反抗积极的自觉意识。进而,鲁迅在这篇散文诗里,传达出了一种在内心世界里,他与绝望感进行“肉搏”的反戈一击的力量。他同时认为,《希望》中包含着鲁迅所特有的一种诗性哲学的因素在内,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所谓的“颓废”、“失落”、“意识流”。

最后,本系的王中忱教授对上述观点做了小结。他认为,代田老师带来了一种执着于文本细读的文学研究方法:以对单一文本的细读为中心,结合研究者对鲁迅思想传记的考察,来最终达到对鲁迅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状况的认识。他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相互冲突的回应意见进行了小结;并指出,这种不可避免的冲突,证明了研究者在阐释文本时总会存在着的立场上的差异。他特意强调了文中提到的“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这一语词结构,认为它暗示后来的阐释者,不应在一个凝固的立场上去解读《希望》,而应在细致考察文本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不断流动和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去认识它的丰富内涵。他指出,从这次以细读文本为基础的讨论会可以看出,正是在不断的相互激发和辩难之中,阐释者才能建立一种真正的“自反”意识和不断深入挖掘一个复杂文本的内在张力。

这次学术沙龙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最终在宾主都感到意犹未尽中,落下了帷幕。总的来说,它体现了中文系在探索外来学术交流平台与本系研究生培养相接轨的道路上做出的最新尝试。

(中文系博士生:尹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