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籍  贯: 宁夏隆德县

邮  箱: mayinqin@tsinghua.edu.cn

研 究 室: 蒙民伟人文楼326

学术著作

1. 《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月版。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勤英文学研究奖;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 《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月出版。

3. <诗经>史话》(合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4月版。

古籍整理

1. 《孙子兵法评注》,三联(香港)有限公司20064月版。

2. 《韩非子正宗》,华夏出版社20088月出版,20143月重版。

3. 《中华经典藏书·搜神记》,中华书局200910出版,20161月重版。

4.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搜神记》,中华书20121月出版。

5. 《孙子兵法》,《新时代万有文库》第一辑,辽海出版社20251月。

参与编著

1. 参编《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新编》,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2. 参加张炯、邓绍基、郎樱总主编《中国文学通史》的修订工作,承担由刘跃进主编的第一卷先秦部分的修订任务。该书于20132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3. 参加刘跃进、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部分的撰写工作。该书于2013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 参加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先秦部分的撰写工作,该书于2019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9年度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专题论文

1. 《审美“积淀说”新解》,《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发,获《湖北大学学报》1996-199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 《艺术价值本体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 《从汉四家诗说之异同看〈诗序〉的时代》,《文史》2000年第2辑。获中国诗经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评比论文一等奖。

4. 《从〈诗经〉看“歌”与“诗”的分立与合流》,《文学评论丛刊》第三卷第1期(2000)。

5. 《诗文本的结集与〈诗〉名称的出现》,《文学评论》2001年青年学者专号。获《文学评论》(1997-2002)论文提名奖。

6. 《西周初年祭祀颂歌考述》,《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7. 《东周初年国风编辑状况概述》,《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 《〈毛诗〉首序产生的时代》,《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九期转载。

9. 《从〈诗论〉与〈诗序〉的关系看〈诗论〉的性质与功能》(合撰),《文艺研究》20022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7期转载。

10. 《西周早期的仪式乐歌与周康王时代诗文本的第一次结集》,《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21月。

11. 《西周穆王时代的仪式乐歌》,《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20026月。

12.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3. 《“四始”、“四诗”与〈诗经〉的结构》,《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4. 《上博简〈诗论〉与〈诗〉的早期形态》(合撰),“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研讨会”提交论文(2002.1)。《文化传信》(澳门)汉文化资讯联盟。

15. 《周宣王时代的乐歌与诗文本的结集》,《诗经研究丛刊》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037月版。

16. 《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20038月版

17. 《齐桓公时代〈诗〉的结集》,《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8期转载。2006年荣获“中华文化王季思古代戏曲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基金《文学遗产》(2004—2005)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奖。

18. 《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源渊》,《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转载。

19. 《春秋前期的〈郑风〉与〈齐风〉》,《诗经研究丛刊》第6辑,学苑出版社20043月版。

20. 《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歌的传授系统》,《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5期转摘。

21. 《上博简〈诗论〉与〈诗序〉诗说异同比较——兼论〈诗序〉与〈诗论〉的渊源关系》,《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月版。《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科版)2005》摘发。

22. 《论“二南”音乐的社会性质与〈诗经〉“二南”的时代》,《文学前沿》第10辑,学苑出版社20059月版。《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12月版。

23. 《论殷商时代的鸱鸮崇拜及其历史演化》,《天问(丙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月版。

24. 《战国时代〈诗〉的流传与特点》,《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25. 《荀子与〈诗〉》,《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6. 《孟子诗学思想二题》,《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27. 《战国楚简与〈诗〉在楚国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月出版

28. 《子夏居西河与三晋之地〈诗〉的传播》,《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转载。

29. 《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兼论〈诗〉在秦国的传播》,《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

30. 《子思及其〈诗〉学思想寻迹》,《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

31. 《稷下学宫与齐国儒学的发展》,《赵执信研究论文集》,《赵执信学术研究论文集》编委会20125月编印。

32. 《博学审问、取精用弘——美国汉学家康达维教授的辞赋翻译与研究》,1.2万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33. 《〈雅〉、〈颂〉的时代、性质及其他》,《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34. 《再议孔子删〈诗〉》,《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

35. 子夏的思想特征及其家学渊源》,《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1.9万字。

36. 《从赋税之“赋”到登高能“赋”——追寻赋体发生的制度性本原》,2万字,《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6期转载,《新华文摘》2016年第15期摘发。

37. 《“文”名的确立与“文的自觉”》,《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5期。

38. 《〈诗经〉史诗与周民族的历史建构》,《学术论坛》,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7期转载。

39. 《风、风声、风刺以及〈风〉名的出现》,《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18期摘发。

40. 《试说陶渊明对颜延之人生态度与命运的影响》,《文史知识》2018年第11

41. 《“褒姒灭周”故事与〈诗经·小雅·正月〉的性质》,《北京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42. 《〈周公之琴舞〉与〈周颂·敬之〉的关系——兼论周代仪式乐歌的制作方式》,1.4万字,《清华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7期论点摘发。

43. 《论“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关系及其理论嬗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85-92

44. 《〈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说质疑》,《文史知识》2020年第1期。

45. 《“归宁”释义与“归宁”礼俗的演变》,《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46. 《安大简〈诗经〉文本性质蠡测》,《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秋之卷。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2期转载。

47. 《〈周南〉〈召南〉的礼乐功能及其关联与差异》,《文学遗产》2021年第1期。

48. 《殷周祭祖礼的因革与〈周颂〉的礼乐性质》,《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8期转载。

49. 《“雅”“夏”关系与周代雅乐正统地位的确立》,《北方论丛》202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21年第14期论点摘发。

50. 《诗经女诗人作品探微》,《文史知识》2022年第910期。

51. 《〈诗经·召南·江有汜〉与周代的媵婚文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52. 《中国早期“诗”的“歌化”与“歌”的“诗化”》,《文学遗产》202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6期摘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8期转载。

53. 《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的成书》,《秘书工作》2024年第6期。

54. 《〈诗经·野有死麕〉与周代婚姻礼仪》,《文艺研究》202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2期转载。

55. 《周代礼乐制度的兴与衰》,《秘书工作》2024年第12 期。

研究综述

1. 刘扬忠、马银琴、陈才智:《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07/15

2. 2002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3》,中国文学年鉴社20048月版。

3. 2003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4》,中国文学年鉴社200512月版。

4. 2004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5》,中国文学年鉴社2006

5. 刘扬忠、马银琴、陈才智、王达敏:《古代文学研究前沿扫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5/16

6. 2005年中国文学研究综述》,16千字,《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科版)2005》,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1月。

7. 刘扬忠、马银琴、陈才智:《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2/24

8. 2005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6》中國文学年鉴社20075月。

9. 2006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7》,中国文学年鉴社20086月版。

10. 2007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8》,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2月出版。

11. 2008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9》,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10月出版。

12. 2009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0》,中国文学年鉴社201012月出版。

13. 2010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1》,中国文学年鉴社201111月出版。

14. 2011年古代文学研究年度概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7日。

15. 2012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13》,中国文学年鉴社201312月出版。

书评

1. 《评曹虹〈阳湖文派研究〉》,《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2. 《评王昆吾〈隋唐燕乐杂言歌辞研究〉》,《词学研究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3月。

3. 《以传播为参照的动态研究法——读戴伟华教授〈独白〉文有感》,人民政协报,2003/11/25

4. 《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中国文学年鉴2004》,中国文学年鉴社200512月版。

5. 《檀作文〈朱熹诗经学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4》,中国文学年鉴社200512月版。

6. 《程世和〈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中国文学年鉴2005》,中国文学年鉴社2006年。

7. 《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中国文学年鉴2005》,中国文学年鉴社2006年。

8. 《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年鉴2006》,中国文学年鉴社20075月。

9. 《赵敏俐等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6》,中国文学年鉴社20075月。

10. 《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进〉》,《中国文学年鉴2007》,中国文学年鉴社20086月版。

11. 《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中国文学年鉴2007》,中国文学年鉴社20086月版。

12. 《廖群〈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8》,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2月出版。

13. 《踪凡〈汉赋研究史论〉》,《中国文学年鉴2008》,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2月出版。

14. 《孙尚勇〈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8》,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2月出版。

15. 《走向通融的秦汉文学史观》,书评,23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9310日。

16.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中国文学年鉴2009》,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10月出版。

17. 《陈一平〈先秦古诗辨〉》,《中国文学年鉴2009》,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10月出版。

18. 《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中国文学年鉴2009》,中国文学年鉴社200910月出版。

19. 《读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20. 《陈致〈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中国文学年鉴》2010年卷,中国文学年鉴201012月。

21. 《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10年卷,中国文学年鉴 201012月。

22. 《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中国文学年鉴2011》,中国文学年鉴社201111月出版。

23.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思考》,书评,《中华读书周》,2012523日。

24. 《赵辉〈先秦文学发生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13》,中国文学年鉴社201312月出版。

25. 《刘跃进〈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中国文学年鉴2013》,中国文学年鉴社201312月出版。

26. 《孙少华〈孔丛子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13》,中国文学年鉴社201312月出版。

27. 《陈君〈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中国文学年鉴2013》,中国文学年鉴社201312月出版。

28. 《于无声处听惊雷——读杨义先生〈论语还原〉有感》,《中国文学研究》第二十六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1月。

报刊文章

1. 《毛公书院与毛苌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727日。

2. 《〈诗经〉:中国诗歌不祧之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327日。

3. 《礼乐互动中的〈诗〉》,《光明日报》2017109日第13版“文史哲周刊·文学遗产”专栏。

4. 《先秦时代“赋”义的演变》,《光明日报》201825日第13版“文史哲周刊·文学遗产”专栏

5. 《诗教的最高境界:温柔敦厚而不愚》,《中华瑰宝》2018年第12期。

6. 《“文学”的内涵演变与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6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625日推送,澎湃网2020626日转载。

7. 《端午古俗与屈原之祭》,《文艺报》2020624日。

8. 《〈诗经〉中的“和乐”之歌与“和”思想的发展》,《团结报》202218日。

9. 《经学当从注疏始——〈毛诗正义〉导读》,《中华瑰宝》20226月号。

10.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发展演变》,《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26日。

11. 《吟咏讽诵 感发善心——朱熹〈诗集传〉导读》,《中华瑰宝》20235月号

12. 《构建新时代“文以载道”的文教传统》,《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