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东亚现代文学与思想、东亚现代文学、全球史理论、世界文学
开设课程
比较文学导论、中西文学思潮研究、世界文学理论
经历
2021.1.清华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2014.12-202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1.10-2014.10. 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研究员
奖项:
2017年第八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优秀论文二等奖
2021年第十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022年清华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文科组一等奖。
研究成果
专著及编著:
1、Representing Empire: Japanese Colonial 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Manchuria, Leiden; Boston: Brill, 2014, 2016。
2、王中忱、高华鑫、熊鹰编:《日本现代文学评论选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
3、《百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日语研究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25。
4、《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1918-1958》,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即出。
5、译著:《陈翰笙传》,北京:三联书店,2025,即出。
6、Constructi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defining World Literature, Springer, 2025, forthcoming.
部分论文:
1. 《冷战与全球化夹缝中的人民话语:丁玲及其国际复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
2. “Back to the Future, Back to the World: Ding Ling and Her Literature at the Historical Juncture of the Early 1980s,” Jour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ought Today, vol. 55, no. 3-4, 2025.
3. “Chen Han-seng, 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and Changing Ideas about the Chinese Rural Econom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31(2024) 7-35
4. 《无法忘却更不能幻化:<野草>与转换期的梦》,《文学评论》2024年第5期
5. 《冷战及其抵抗:堀田善卫<时间>中的历史、现实与中国》,《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4期。
6. 《边缘、中介与创生》,《文艺研究》2024年第10期
7. 《视觉的政治:两次大战间的海明威》,《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6期
8. 《三次全球化浪潮中的雪莱像》,《翻译学刊》2024年第1辑
9. “Knowing the World and Educating the Self: Reportage in Chinese Left-Wing Culture in 1936,”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ume 35, Issue 2, 2024
10. 《陈翰笙早期世界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世界历史评论》2022年春季号。
11. 《使文成为文:<言文论>与森鸥外的国文构想》,《外国文学评论》2022年2022年第3期。
12. 《文化的政治逻辑——论冰心在日期间的文学活动》,《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
13. 《“史沫特莱难题”:两部美国传记的比较阅读》,《开放时代》2021年第5期。
14.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突进的艺术与革命意识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21年第4期
15. “Utopianism Unrealised: Ōuichi Takao‘s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Manchukuo”, in Annika A. Culver and Norman Smith edited, The ‘Manchukuo Perspective’: Transnation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and Collaboration, 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16. 《中日历史中的共通主体:中野重治“非他者”的鲁迅论》,《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
17. 《政治天空中的流星》,《读书》,2019
18. 《连续与转折:中国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反殖民主义”问题》《开放时代》,2018年第1期。
19.《“中国题材”的政治—中日左翼文学交流中的<我的母国•作为日本文学课题>》《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20.《鲁迅德文藏书中的世界文学》《文艺研究》2017年第5期。
21.《“物质基础”与民主生活之间——论<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5期。
22.《“日本人”的发现与再现:以森鸥外的小说<花子>为例》《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
23.《世界语文学中的民族问题 ——以鲁迅“一战”后对爱罗先珂的翻译为例》《文艺研究》2016年第9期。
24.《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隐蔽力量”:以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及其翻译为 例》《文学评论》2015年第5期。
25. 《从<小约翰>到<药用植物>:鲁迅反帝国主义植物学的一次翻译实践》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6期。
26.《从“南蛮想象”到“南方想象”: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异国情调及其与世界的联系》《外国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4年第11期。
27.《当莫言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时候——对英语及德语圈里的“莫言现象”的初步考察与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28.Constraint Novelty: Literature and “National Concordance” in Manchukuo, The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Vol.10 No.3, 2014.
29.《翻译与文学叙事模式的转换——以鲁迅的直译为例》, 《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1期。
部分译文:
1.《中野重治致萧军的信》,《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10期。
2.《全球史中的启蒙:一种历史学的批评》,《区域:亚洲研究论丛》2014年 9月第3期。
3.《如何营救丁玲: 跨国文学史的个案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国际与国内研究项目:
1.“Akteure der kulturellen Globalisierung, 1890-1940”(1890-1940年文化全球化)德国科学基金会(DFG)项目,担任其中的子课题“写译亚洲:1890-1940年间日本帝国对于中国的认识” Translating Asia: Die japanische Aneignung und Erforschung Chinas, 1895-1936,2011-2014。
2.国际社科项目:“百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日语文献卷,中国文学在日语世界传播研究。
3. 国家社科项目:冷战时期的亚非拉文学翻译运动资料整理与研究(1949-1966):日本卷。